展品資料
智能室內室外地理信息系統
這是一個綜合的室內及室外導航系統,能於行人通道、小徑、天橋、室內大廈和商場等室外及室內地方進行定位。該系統亦能提供其他服務,如查詢附近的資訊和實時廣播特別通知。在系統背後,應科院開發了一個可擴展的雲端平台,當中涉及多項科技包括藍牙低功耗技術等。該系統將以九龍東作為試點。
智慧電話亭
取代傳統電話亭,智慧電話亭將提供嶄新服務包括高速移動及Wi-Fi連接、多媒體電話、充電設備及互動觸屏自動售賣服務等,並可以用電子錢包支付。電話亭外亦設有數碼顯示屏提供各項本地最新資訊。
衛星定位應用
衛星定位技術能提供準確、全方位的定位功能。只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便能隨時隨地關注家人的情況,萬一家人不幸遇上緊急情況或未能聯絡上,衛星定位儀便可發揮作用,即時提供家人的位置。
智慧家居
通過物聯網生態系統建立智慧家居,便可透過互聯網遙控家電,加強能源管理和效益。智慧家居還包括家居監察、出入管制、火警及氣體洩漏警示。加上社交、行為識別及分析科技,便可以讓家中成員互相交換即時實況,或作為家中老少的「平安鐘」。
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
這圖像看似平凡,但只要下載流動程式,通過流動裝置的鏡頭,就可同時體驗圖像躍動、真人模擬及影片投射等3D效果。這項技術仿如將生命注入圖片,為各位帶來無限的驚喜。
智慧監察攝錄機
設有動態感應通知和動作/聲控功能,有助減少記錄儲存量,內置的充電電池能支援長時間錄影及數日的待機時間。攝錄機能針對不同的需要切換模式。
智慧停車場
由物聯網傳感器和後端平台協調控制的智能系統,讓駕駛者即時定位、搜尋、預留停車位和付款,並支援手機應用程式、安全支付及室內外導航。系統不但使停車場管理公司提升車場使用空間和效率,更帶給駕駛者方便舒適的操作環境。
Smart City in Smart Pod
展覽透視未來智慧城市的嶄新概念,展出建築和室內設計,以至藝術與科技的應用。一系列模型、繪圖及照片,將在充滿未來風格的鋁制移動屋內呈現。
貨倉自動導航車系統
可實現無人物料運送,提高貨倉效能以及使用面積。自動導航車可走進貨架底部,並把整個貨架搬運到卸貨平臺,以減少人手搬運。
綠色智能城市模型
演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先進的科技發展和將來可預見的技術。這個有趣的互動式綠色智能城市模型共分為4區(公共交通區、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並包含11個有關綠色運輸和智能移動的新科技。
智慧電動車充電器
為電動車提供「中速」的充電,並支援不同型號的電動車及國際標準的充電制式,同時提供多種選項以滿足市場的獨特需求(單相或三相供電,插座式或帶線式;按鍵開關或以NFC卡作身份認證)。為對應「開放充電協議」的要求,智慧充電器具備高擴充性,可提供管理系統、收費系統以及能源管理技術等更多增值服務。
智慧安全駕駛輔助系統
提供六大先進的駕駛功能,包括行人碰撞提示、行車線道偏離警示、前車碰撞提示、與前車少於安全行車距離提示、識別限速牌提示及智能遠光燈控制。此外,系統還加入GPS定位系統,以收集大數據找出意外頻繁的交通黑點,從而減少交通意外發生。
智慧藥物管理系統
智慧藥物管理系統將藥物相片、藥物記錄、醫院診所及病人資料庫電腦化,利用智能手機、電子郵件及智能系統便可查閱。派藥時,派藥的員工利用智能手機作記錄,方便監測及跟進。
智慧居家長者離床監測系統
此技術感應長者睡眠習慣以遙距監護居家長者。當床褥下的感應器感應到長者離床或回床時,會透過網路通知指定的家人及照顧者的手機。同時,系統亦會察覺長者睡眠行為的改變,減低隱性長期病患、家中跌倒失救或晚上遊走意外等風險。
視障人士RFID手杖
透過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視障人士提供語音導航,引領他們抵達目的地。配合雲端技術,地圖資料能實時更新,使用者可享受無地域限制的導航功能。系統亦提供其他功能如物件標籤,使視障人士生活變得更便利。
智慧照明
建立平台以串連不同的LED裝置,經互聯網遙控調節照明,可以節省電力並提高裝置的壽命。進一步而言,只要集合多個感應器的數據,便可以應用於改善街道照明、泊車、安全和保安。
自動垃圾收集系統
早在1961年於瑞典發明,至今在全球已經成功建成超過700個項目。特點包括:完全密封的操作,無臭氣、廢物或污水滲漏;可收集生活垃圾、可回收廢物、廚餘和污衣;最遠抽送距離可達兩公里;垃圾和廢物儲存於集裝箱;以及抽送廢物的空氣將會除塵和除臭。
城市樹木
一個糅合物聯網和生物科技的空氣淨化裝置,採用了特別的苔蘚和感應器等,可吸收及過濾微細灰塵及其他空氣污染物,從而減輕四周的空氣污染問題。經感應器搜集所得的數據會被用作減少空氣污染研究之用,有助了解大眾的行為及優化城市環境。
智慧農夫
結合物聯網和水耕種菜技術,以期家家戶戶都可自給自足地享用水耕疏菜,並且透過應用程式與家人視像分享。用戶可透過流動程式遙距監察菜苗生長速度,並上傳至雲端平台,交流種菜心得。系統亦向用家發放提示,例如合適的施肥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