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尚未有一個統一定義。部分定義著重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令城巿的系統、運作和服務可以更有效率。我們認為智慧城巿的定義應較廣闊。除資訊及通訊科技外,智慧城巿亦應利用人力及社會資本促進社會可持續增長及提高生活質素。智慧城巿是一個著重以人為本和科技方案以達致以下目的的城巿:- 提高城巿運作及管理效率
- 改善生活質素
- 增強經濟競爭力
智慧城市要素

九龍東現況
九龍東智慧城市發展概況
九龍東包括前機場舊址的啟德發展區、觀塘和九龍灣商貿區。隨著機場的搬遷,製造業北移至內地以及香港對優質辦公室的需求急速增加,九龍東近年正迅速轉型。政府倡議採用具前瞻性、相互協調和綜合的方式把九龍東發展成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以支持香港的經濟發展。智慧城市發展可以在此過程中擔當重要角色,提供創新及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方案。
挑戰及限制

機遇
第二個核心商業區
九龍東正轉型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智慧城市措施可以改善人車流動、環境質素、基建和市民居住及工作的體驗,藉此增強其整體競爭力。新舊融合
九龍東區內新舊大廈林立,可以展示在新建和現有社區推行智慧城市措施的可行性。這些措施可以改善新舊建築的效能。啟德發展區
智慧城巿措施可於啟德發展區早期發展作出規劃,有更大彈性地容許區內不同設施試行各種智慧城市方案。旅遊樞紐
隨著啟德郵輪碼頭和將來啟德體育城的落成,啟德發展區將會成為一個舉辦大型活動盛事的主要場地。智慧城市措施可以利用科技提升遊人和外地旅客的體驗。產生協同效應
我們已展開不同的研究,冀改善九龍東的建築和行人環境。智慧城市措施可補足這些工作,促進各項發展有效發揮,產生協同效應。借助進行中智慧城巿措施
現在已有一系列有助智慧城巿發展的措施在九龍東進行。我們將借助這些措施提供的機遇,與我們建議的智慧城巿措施結合,提升整體效益。
智慧九龍東框架
建議智慧城市框架
建議框架的構想來自我們的願景及對九龍東現況的了解。它包含了以下三個層次:
框架的中層是智慧城巿措施的重點策略範疇,當中包括(1)治理及社會經濟活力、(2)資源管理及城市環境和(3)流動及易行,推動九龍東更適合巿民居住、工作及遊玩的地方。

框架的核心著重以人為基礎,透過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平台,凝聚各界人士互動和合作, 促進發展及推行不同的智慧城巿措施。

框架的外圍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以加強智慧城巿措施的成效。
它是每個重點策略範疇推行智慧城市措施的關鍵促成因素。

創新平台
創新平台對推動整個智慧城市框架及實現我們的願景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我們將透過以下四 個形式收集公眾和不同持份者的構思。共同創造
收集公眾人士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見及提議,共同締造共贏的結果。知識型發展
於不同的智慧城巿方案中,有效地利用及開發本地及海外的智慧城市方案知識。跨界別合作
透過政府、企業、專業團體、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實現九龍東智慧城市發展的願景。社會參與
利用綜合互動平台與社區人士溝通,為九龍東發展一個以 人為本的智慧城市模式。
治理及社會經濟活力
透過創新科技持續改善城市效率和公共資產的管理,加強城市應變能力、推廣社區共融和提 升社會經濟活力。城市應變能力
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運用可令九龍東具備應付大型活動、集會以及惡劣情況的能力。實施模式
制訂嶄新實施模式鼓勵各界於智慧城市發展中合作。社區共融
我們致力改善社區,讓各階層人士都享受在一個智慧、可 持續和宜居的地方工作、居住及自由探索。資產管理
良好的資產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故障的風險,改善治理效 率,提高成本效益。
資源管理及城市環境
有效運用資源和高質素的城市環境都是智慧城市的部分主要特性。我們致力以藍綠和具資源效率的基建設計提升九龍東的環境,建設一個健康及可 持續的社區。藍綠基建
提升現有基建以保護水文和生態系統及改善城市景觀 質素。建築環境
在不同城市環境中利用環保設計,在廢物管理、空氣和水 質污染方面應減低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具資源效率的基建
提高對節約能源及其他資源的意識,興建高資源效益的基 建,以減少碳足印和能源用量。健康及可持續的社區
改善城市環境以提高生活質素,締造有活力、健康及可持續的社區。
流動及易行
行人及道路交通擠塞情況在九龍東已建成的地區相當普遍。除了以智能系統改善道路交通和 提升行人暢達度外,我們亦鼓勵公眾使用綠色運輸工具,以減低碳排放和紓緩交通擠塞。道路交通
採用最新科技收集、分析和發放實時交通資訊和管理路旁活動,以紓緩交通擠塞。綠色運輸網絡
發展環保運輸網絡及相關支援設施和服務,藉此鼓勵使用 綠色運輸工具。行人連接性
透過興建完善的行人網絡,改善行人體驗及推廣「易行九 龍東」。
資訊及通訊科技
資訊及通訊科技是智慧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利用數據及網絡基 建促進各物件與設備之間的連繫,協助發展和推行三個重點策略範疇下的智慧城市措施。無線網絡基建
擴大免費無線網絡的覆蓋範圍,讓公眾可以隨時隨地接收 及發放資訊。物聯網
透過不同的感應器、設備、通訊網絡及伺服器,收集靜態/ 實時數據作分析和協助規劃和決定過程。中央數碼基建
研究建立平台促進政府部門與公私營機構間數據(包括空間及非空間數據)交換的要求。開放數據
向公眾分享數據以鼓勵創新。
倡議書
共建智慧九龍東
政府於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提出以九龍東為試點,研究發展智慧城巿的可行性。如何參與?
我們希望透過本倡議書鼓勵各界與政府攜手共建一個可供巿民工作、居住和遊玩的智慧九龍東。各界可藉此機會參與和發揮智慧城市的最大潛在效益。- 響應九龍東的願景,提升智慧城市服務及設施
- 透過為九龍東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主動分享資訊和數據
- 參與智慧城市措施,產生協同效應
發展智慧九龍東的效益
- 改善生活質素
- 提高城巿運作及管理效率
- 增強經濟競爭力
- 提升易行度
- 更高的流動及連接性
- 建設更有活力及共融的社區
- 高效資源運用
- 改善環境質素
- 加強九龍東應變能力
- 豐富市民體驗
- 提供方便及優質服務
- 增加對訪客的吸引力
跨界別合作
透過各界的參與和通力合作,利用彼此的知識、經驗和合作所產生的協同效應,我們致力共建「智慧九龍東」,為各界帶來效益。- 政府
- 公眾
- 資訊及通訊科技業
- 物流及運輸業
- 物業管理業及大廈業主
- 公用事業機構
- 大學及研發機構

推動智慧城巿發展需要各界羣策羣力,藉此機遇參與並作出貢獻。
政府
- 為大學和研發機構提供理想環境研發高科技技術和發揮創意
- 推動九龍東成為智慧城巿措施的試點
- 提供合作平台,帶動產業互動
- 開放更多數據以鼓勵創意
公眾
- 下載並使用為智慧城巿開發的流動應用程式,提供使用數據推動持續開發及帶動信息經濟
- 響應智慧生活,例如利用數據選擇綠色運輸服務,達致減排
- 分享對智慧城巿方案的意見
資訊及通訊科技業
- 與大學、研發機構及政府交流,推動智慧城市技術得以更廣泛應用
- 為通訊網絡、雲端系統、開放數據平台及網絡信息安全提供適切及具前瞻性的構想,為物聯網廣泛應用作準備
- 配合政府提升室外無線網絡覆蓋及速度
物流及運輸業
- 透過共享數據平台與同業分享派遞時間資訊,協助紓緩交通擠塞,並令派遞更有效率
- 於特設地點設置智能物流儲物櫃,為收貨人及發貨人提供便捷的服務選擇
物業管理業及大廈業主
- 採用環保及具資源效率的綠色建築設施
- 安裝智能電錶及水錶節省資源
- 向大廈用戶及公眾開放綠化天台及綠化空間
- 利用合適空間作城市農耕
- 分享實時空置車位資訊
公用事業機構
- 提供智能水、電及煤氣錶,令顧客獲得實時用量資訊
- 分享各類樓宇的用量數據以促進研究及發展
- 增加潔淨能源比率及使用分佈式能源管理系統
大學及研發機構
- 與業界及政府交流,推動智慧城巿技術得以更廣泛應用
- 積極考慮以九龍東作為智慧城市措施的試點